無論你是屬於哪一間院校,哪一個學系,工作計劃都是每位大學生的必經階段。作為市場營銷學系的學生,工作計劃(Project)更可說是每個課程的核心。究竟工作計劃真正的意義是什麼? 大學生們又應該以一個怎樣的心態面對?
工作計劃 助你更上一層樓的階梯
在我成功進入市場營銷學系後,接蹱而來的是排山倒海的工作計劃。考驗的遠遠不單只是個人對該學科在知識層面上的認知,更重要的包括時間管理,團隊的合作和溝通技巧。這些技巧也正是日後在社會成功的必備因素。打比方說,在不同的學科總會與不同的同學合作,當中有同學需要工作實習,有同學是一些學會的骨幹會員(也稱為上莊),有同學是相當專注學術發展的,重點就是要學習如何和諧地與不同組員相處和達成共識。這種靈活與不同人的合作和相處技巧比個人能力的重要性還高,因為畢業後,不論身於各行各業都無法避免與不同的人相處,現今社會追求的是「合作共贏」,而不是「競爭」。 大學的工作報告正是最好的平台讓我們學習和實踐這些技巧。
凡事以心態為先
一般來說,大學面對工作計劃可大致分為三種心態。 第一種是「得過且過型」,目標只求在「死線」前遞交報告,各組員花於報告的時間不多,相對地質素一般也欠保證。 另一種是「成績導向型」,也是商學院學生比較常見的心態,報告一般會根據指引(project guideline)和評分準則(marking scheme)來計劃,目標一般被分數主導,大大局限學習的效果。 第三種則是「學習實踐型」,顧名思義就是學生除了根據指引,更會靈活運用不用學科的知識和經驗去進行討論,同時運用多角度思考,甚至請教專業人士和教授的意見,目標是透過一個工作計劃學習最多的知識和技巧,花的時間和功夫無疑較長,相對地學習的寛度和深度都有一定保證。 例如,創意市場營銷學是我這學期修讀的科目,工作計劃要求學生為一間公司設計一項創新的產品或業務。結果組員選擇了759阿信屋作為報告對象,為了讓報告有更高的水準,我們組別除了進行最基本的網上資料搜索,更特別向759阿信屋的創辦人及行政總裁-林偉駿先生進行了一個會面和訪問,向他討教一下營業理念和市場策略,務求於工作報告擬定最合適做方案,當天得到的意見不但令報告生息不少,從他的分享更學習到企業家的思維和商業策略,獲益良多。
畢竟,大學是一個尋找和實踐夢想的平台,學習到的知識和累積到的經驗最後都會成為伴隨人生的理論基礎和商務智慧,而每一個工作計劃正正就是學習和累積經驗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