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紹
丁柳雁現為香港城市大學商學院市場營銷學系四年級學生,喜歡接觸新事物,認為用身體感受,眼睛紀錄,是認識世界的最好方法。二年級暑假到北京的國營企業進行實習,大學三年級到荷蘭Maastricht University進行為期半年的海外交流,走過十數個國家。
跳出井底 , 面向世界
我認為在大學生之間廣為流傳的必做五件事──讀書、上莊、住hall、part-time、拍拖外,應該再多添加一件──當交流生。原因很簡單:踏出社會工作後,你不會再有機會可以全情投入、無牽掛地去感受異地的學校生活。加上有學校的支援,你怎能錯過?因此當交流生這一項目,早早就被我鎖定為大學時必做的事。
差點忘了說,我交流的目的地是荷蘭──世界上最自由,開放的國家。
上課文化大衝擊
早聽說外國大學上課學習氣氛熱烈,但真沒想到簡直是「激烈」。我學校採用的是Problem-Based Learning 教學,沒有Lecture。每班只有12人,課堂都是由一組學生充當discussion leader帶領其他同學一起學習書本及其他補充材料的內容,而老師只默默坐在一旁,只有討論偏離正確方向才會介入。在我們的教育制度底下,一直都是老師說什麼我們就聽什麼,被動的吸收,現在卻是主動的學習。因此必須事前備課才能參與課堂討論,而透過備課及課堂討論已經把內容完全消化。我在荷蘭交流的這一學期中的閱讀量可比先前大學兩年的閱讀量。每每在小組討論中,同學們總會互相對對方的論點提出質疑,有時連老師的看法亦逃不過被挑戰,這種情況在香港是很難遇到的,但正正是敢於發問、思考才令我們的學習更深入透徹。
世界顛倒了?
大麻,娼妓在我們身處的社會是犯法、見不得光的勾當,但荷蘭卻是合法的。原來一件事能有很多面的看法,沒有絕對,讓我開始反思自己非黑即白的價值觀,不要固步自封,放開擁抱接受新事物,也間接促成了我一個人的旅行。
瀟灑走一回
朋友們都知道我是一名徹頭徹尾路痴,又怕寂寞,對於竟敢自己一個勇闖巴塞隆拿,想起來仍是覺得挺不可思議的。一個人的旅遊會遇到很多有趣的人事物,我就在青年旅舍中認識了一個德國男生及一個吉爾吉斯的女生。每天晚上和他們聊聊當天做了什麼,喜歡的音樂等等,好不愉快。然而,天下無不散之筵席。我猶記得德國男生在搬離時,握著我手說「很高興認識你,雖然我們應該很難有機會再見,但我很享受與你相處的時間。」這句說話令我久久不能忘懷,這個世界有太多東西是我們抓住不住,帶不走的,你只能用心去體會,用眼睛去紀錄,學會瀟灑,而能長伴在你身邊的,更要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