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歲這年,很幸運能踏足紐約市,展開為期數月的交流體驗。最大的得著,莫過於深刻地體驗異地文化。跟美國人相處,最大的衝擊就是他們「敢愛敢恨敢試敢做」的作風。即使大家素未謀面,他們亦會來個熱情擁抱展示友好;然而上課下課卻看見他們「獨來獨往」,差異甚大,這是他們追求獨立的反映。有本地人曾跟我說:「他們已變得獨立而傲,在這樣的習性下,生活讓我們更堅持地追求夢想。」認識不少年紀相若的當地朋友,看見他們每位都好像「身懷絕技」,我認識的有好幾位是樂器能手、運動健將,也有是廚神。再者,無論是走在時代廣場或地下鐵,不難看見一群年輕人表演著超高難度的嘻哈舞蹈,為夢想堅持到底。我不單是被他們熱情的一面吸引,更深深被他們一腔為著夢想出發的熱忱所感染。
另外一件感到十分幸運的事,就是紐約市就像世界的縮影,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來到這裡讀書或工作。這段時間給予我最好的機會去認識不同背景的朋友。就像一次機緣巧合下,我在宿舍裡結識了幾位女生,分別來自比利時、阿根廷和印度。跟她們聚會就是談天說地,有著無盡的話題,無論是個人生活習慣、家鄉習俗、紐約生活趣事甚至對時事的看法等已足以讓我們滔滔不絕。當中偶爾亦會發現我們對事情有不同看法,這正是個很好的機會讓我去擴闊視野,接納文化上的差異。
這趟美國交流之旅讓我學懂很多,感受良多,更突破自我,踏出舒適圈,獨自開展了數次的美國境內之旅。當中包括位於西岸的三藩市、水牛城與鄰近的尼亞加拉大瀑布、芝加哥。獨自旅行最大的挑戰莫過於任何事情都要靠自己,在陌生環境下,從找住宿、找道路方向,甚至找最方便的交通,全是靠自己。 正所謂風險愈大回報愈多,就是正正因為要獨自面對不同的難題,每次的旅程都讓我得著很多。由溫室中成長的我透過這些經歷,現在漸漸變得膽大堅強,是旅程所得的寶貴收獲。 另外,獨自旅行聽上去沒有旅伴好像會相當沉悶,其實亦不然,好像在芝加哥的某一天,在芝加哥河附近,看見一位外國女孩在自拍照片,我主動走上前問是否須要幫忙,因著一幅照片,我們就這樣認識了。在言談中,發現大家原來都正在獨自旅遊,也順理成章的,成為了我第一位來自北非的朋友。
獨自處身異地久了,當中自然要克服很多難關,例如是溝通上的障礙、離鄉別井的惆悵、適應全新環境的徬徨等等。經歷一連串的挑戰後成就了現在的我,變得更加獨立堅強,敢於面對不同的挑戰,亦勇於嘗試新事物。現在每做一件事,都抱著「不勞則無獲」的精神。這趟交換生之旅,只是人生中的短短數月,但它為我帶來正面的影響,卻是一輩子的。
(攝於美國紐約市中央公園 201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