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涯最後一個的暑假

 

2015年暑假是我大學生涯最後一個暑假,在前往學校安排的挪威學術交流前,我決定給自己一個既難忘又有意義的工作假期體驗,為自己帶來更好的改變。

 

因此我參加了大學舉辦的AIESEC Global Citizen Program,體驗身為地球村一分子所能作的貢獻。當大家都選擇到訪一些大城市,我則獨個兒前往匈牙利南部一個名為基什孔豪洛什(Kiskunhalas) 的城市當英文老師。還記得當初接觸這個城市時,陌生的名字使我猶豫不決,即使上網找尋資料亦未找到太多。我認為有時候人生若有太多的猶豫,會使人錯失很多寶貴的機會。因此那一次我亳不猶豫地接受了,開展了一連八個月的歐洲之旅。

 

我一個人踏上匈牙利之旅的第一站,匈牙利位於歐洲中部,不及西歐國家富裕,卻有著濃厚的文化色彩,保持了很多傳統與習俗。我的目的地基什孔豪洛什離首都布達佩斯有著兩個小時火車車程的距離,鎮上歷史悠久的手工喱士非常著名,而由於匈牙利位於內陸,沒有海灘,國內的湖因而吸引很多匈牙利人游泳。遠離大城市這特點使我更能了解當地文化,我更獲鎮長接見和訪問,訪問還於當地電視台播放,鎮上的人亦由剛開始的好奇眼光凝視著我,變成主動熱情的跟我打招呼,亦邀請我參加鎮上的社區文化活動,甚至拜訪他們的家。

 

我於鎮上其中一間中學教授英語,向當地的中學生分享香港的生活文化,與學生交流討論不同的議題。整個計劃的教授內容都很有彈性,目的是令當地學生更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使校園生活更國際化。

 

過往匈牙利教育比較重視學習德語和俄羅斯語,近年才多了學生選修英語。他們的中學生跟部分香港學生一樣,說起英語時會害羞、怕用錯文法、不夠流利。不過,因為他們很有興趣了解中國文化和我在香港的生活,於是我努力鼓勵他們不用害怕說錯,宜着重於表達意思,慢慢地他們努力說出的一句又一句的簡單英文句子。

 

還記得初到異地時,遇上的第一個挑戰是當地人不懂英語,例如我曾經在鎮上火車站花上了差不多兩個小時才買到到布拉格的來回火車票。經過那一次經歷,我開始學習簡單的匈牙利詞彙加上身體語言,沒有共通語言不再是障礙。

 

一個人在異鄉並沒有使我打消去旅行的意慾,因為單獨一個反而使我變得更會照顧自己和計劃行程,慢慢變成了獨立的背包客。我在整整八個月裡遊歷了近十五個歐洲國家,與不同國家的人接觸。以前旅行習慣只顧拍照購物,走馬看花,現在竟然喜歡上慢遊、參觀博物館,了解每個地方獨特的歷史與文化,甚至愛上了走到大自然去感受一下生活。

 

我離開生活已久的香港足足八個月,到外面闖闖後才發現遇到的經驗和學習到的知識並不是書本裡可以學到的。於這過程中不但對自己有更深的認識,也使我變得更獨立,即使面對新環境、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也能相處融洽。因此,我鼓勵大學生應更主動參與類似的活動,走出你的舒適區(Comfort Zone)到不熟悉的國家去闖蕩,為你人生創造一段段珍貴的回憶!

 

林妙芳為香港城市大學市場營銷學系四年級學生,她於三年級暑期到歐洲展開為期八個月的交流活動,包括在匈牙利教授英語作文化交流以及到挪威奧斯陸大學進行學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