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特寫

沉迷

智能手機成癮

訪問:高賢思

李國安教授是香港城市大學副校長(發展及對外關係)及資訊系統與電子商務講座教授。他是城大商學院內,論文獲最廣徵引的研究學者;由商學院學者發表,並獲得最多人引用的首五篇論文之中,有四篇的作者就是李教授。李教授累積了數十年的研究經驗,範疇包括以資訊科技為本的創新應用、知識管理、電子商務及社交網絡。在本文中,他談及成癮的本質、為何我們無法放下智能手機,以及應否需要關注虛擬現實的誘惑。

中國近期一項研究指出,每三名年輕人中幾乎就有一名嚴重手機成癮,究竟問題有多嚴重呢?

「成癮」一詞有不同解讀,但有不少證據顯示大家越來越依賴智能手機,有些人稱之為「成癮」,而這個趨勢確實在不同的年齡層皆可見; 但手機成癮這個說法卻不大恰當。智能手機只是一件工具,透過它我們能即時使用不同的應用程式,這個單一平台讓我們既方便又集中地處理所有事情,正是加強了我們對手機的依賴。



你的研究指出,手機使用者重視「沉迷」的體驗,這是甚麼意思?

沉迷上網,就像日常生活中「沉迷」做一些事情。這是一種專注與喜悅同時結合的心理狀態。當你處於這種心理狀態時,就會希望停留其中,不會察覺時間流逝。



這種情況與成癮相同嗎?

現今社會對「成癮」一詞用得十分隨便。現在,我們對於成癮的意思有了更科學的共識。就物質成癮而言,例如毒癮,是明顯的生理上的依賴; 而手機成癮卻是行為上的依賴,箇中的分別相當清晰。我太太常說我工作成癮,但這不是絕對正確。



應該如何界定?

行為成癮的重點是,你重複某種行為的程度已開始對自己造成傷害,而你意識到這一點,卻又無力改變。不過,如果做喜歡的事情,例如工作,而這又沒有造成傷害,就無需改變。這不是成癮,只是熱衷於做某件事。成癮的定義是相對的,我們必須衡量結果到底是有益還是有害。



如何評價社交網絡的影響?

社交網絡早就存在,較互聯網的出現要早得多。從前,人們周六會去Bingo會堂聚會,因為大家都會被當中的聯誼活動所吸引,享受Bingo遊戲帶來的歡愉,並有可能在遊戲中勝出!

互聯網的出現擴大了上述效應,創造出一個更加方便聯誼的環境。以往大家在電腦上參與網上討論區,現在有了手機,我們可隨心所欲,獲得更多的歡樂時光。



自控能力似乎人人大不相同

人類是很有趣的心理動物。有些人自控能力強,可以改變自身行為減少手機使用頻率,即使仍然高度使用手機,他們能夠自己用得開心,又可提高工作效率,而且避免負面影響,這就稱不上成癮。相反,有些人自控能力薄弱,即使意識到問題所在,卻只能繼續該行為並承受所帶來的傷害。



廣告商如何利用「沉迷」的現象,增加手機使用者的購物慾?

目前仍言之尚早,很多廣告策略在這方面都未能成功,尤其瀏覽網頁時突然彈出的廣告,會干擾使用者的上網體驗。聰明的網店廣告會令你不自覺投入其中,一步一步進入購物流程,最後才讓你「自然而然」按鍵結賬。Amazon在這方面做得特別簡單 —— 只需一個按鈕。介面的設計令顧客很快產生濃烈興趣,並在沉迷過程受干擾之前完成購物流程。



沉迷上網,就像日常生活中「沉迷」做一些事情

「所有專業運動員都想進入隨心所欲的狀態, 每個動作不用多想就能輕鬆自動完成; 不必多想,這是我們全都想達到的境界。」

15 次網球大滿貫冠軍
祖高域

"人類是很有趣的心理動物"

任何干擾這個沉迷過程都會令人煩厭嗎?

對。舉例說,電子報章起初給你免費閱覽,待你養成習慣後,就很容易進入沉迷狀態。這時屏幕突然彈出一則提示 ——「請訂閱」,要你訂閱後才能繼續瀏覽。有些人會因此感到煩厭,有些人則會因為內容不俗,不想沉迷的習慣受到干擾,於是決定訂閱。更何況收費通常都很便宜,尤其是剛開始的時候。



法國禁止未滿1 5 歲的學童在校內使用智能手機,你有何看法?

智能手機、平板和電腦都是非常實用且功能強大的工具,是好是壞,在乎如何運用。大家必須懂得如何調節、控制和規劃自己學習進度和環境模式,才能使這些工具有利於學習。如果只是一律禁止,恐怕只會適得其反。



可是,智能手機不會妨礙教師維持課堂秩序嗎?

個人認為,教師應該善用智能手機的功能,改變上課的模式。我上課時,會要求學生帶備智能手機,因為我的課堂有部分環節需要互動,而在大班教學時這種互動也需要學生利用手機,連接應用程式和平台才能進行。這樣,我就可輕易地與每位同學互動。教師可先用數分鐘解釋理論,然後提出論點,再要求學生從不同角度自行思考。他們有任何想法,可即時透過手機平台與全班分享,不必輪流發言,這樣大家就可一直討論和交流意見,這是過往傳統教學方法不能做到的。所以,我的意見恰好相反,認為智能手機大有裨益,可達至教學相長。



歐盟《通用數據保障條例》等新法例會帶來甚麼影響?

我們正身處一個有趣的時代,各國政府及跨國監管機構都想提升競爭力,惟他們明白規管的代價是拖慢行業發展,當中很難取得平衡。不過,歐洲文化普遍傾向保障個人權益,所以監管還是相當嚴格的。我認為,以公民角度來看,這是很好的事,即使與歐盟進行貿易往來的企業都必須遵守這些監管條例。



香港的情況如何?

以近期國泰航空乘客資料外洩一事來說,事件發生了六、七個月後才予以披露。若根據歐盟現行法例,國泰可被徵收巨額罰款。法例鼓勵企業在資料保護方面進行龐大投資,但其中一項問題是,政府的知識落後於現今日新月異的科技,所以政府只能採取「觀望態度」。



社交媒體公司正陸續採取更開明的政策嗎?

Facebook、騰訊及其他公司的規模越來越大,隨之而來的就是必須承擔社會責任,而不能單單著眼於增加用戶數量及盈利能力。這些公司在社會上越來越有影響力,社會各界均期望他們負上更多義務。營商也要有自控能力,否則會受到「上層」更嚴密的監管。因此,為了自身利益著想,這些公司應讓公眾看到他們正在主動減低用戶可能遭受的潛在風險。

"我上網,因為人人都上網"

中國的情況又如何?

中國智能手機的使用量驚人,網絡遊戲成癮問題嚴峻,騰訊於是主動協助打擊這社會問題。有時候,我們不能單一解讀這種成癮行為現象。例如有報道指:「孩子花在手機上的時間越多,就越感到不快樂。」但實情可能剛好相反,箇中的因果關係複雜得很。有些研究指出,使用手機是調節心情的方法之一。人們在生活上受挫,總會想逃避一下,試想若住在鄉郊地方,逃避方法實在有限,總不能天天游水減壓或到戲院放鬆;而手機,就是你擁有的一切。



成癮是社會現象嗎?

我們曾就成癮原因進行實證研究,發現人們很重視「社會歸屬感」。社會身份 ——「這是我的年代」。你不能只是阻止一個人,因為現在談的不是單一個體,而是整個群體。「我上網,因為人人都上網。」、「我玩這款手機遊戲,因為人人都在玩。」而且,成癮情況男女有別。男性多數用手機玩遊戲,其中最受歡迎的是多人線上互動遊戲,因為與人交流的快感和個人所得的快感同樣重要。



智能手機會導致我們與現實世界脫節嗎?

我們正朝著這個方向發展。我們身處的感官現實,逐漸由實體轉移至虛擬現實。古代人住在山洞裏,現代人卻有電影和多媒體,它們會將訊息傳入腦海,經演繹後,就會成為人的現實。時至今日,人們花在虛擬現實的時間越來越多,實體現實變得越來越無關痛癢。這是一個行為模式。現在只要戴上虛擬實境眼鏡,就可足不出戶,再也不需要逛公園了。



可是你不感到這樣有些可悲嗎?

我感到擔憂,可是不敢斷言這是壞事。古往今來,人類的價值觀經歷了巨大轉變,核心價值也在改變,因此轉移至虛擬世界未必是壞事。社會所接納的行為,是由文化所構成的,並逐漸形成習慣。日常社交有一定的世俗規範,講求禮貌、講求克制。可是,一旦進入虛擬世界,就可立即離經叛道。當你躲在屏幕後,可變成一張完全不同的面孔。當你反思時,會發現自己的表現已走出既定規範。有些新學到的網上行為可以是十分不負責任; 可是對於其他行為,你不禁會問: 真的一無可取嗎?



未來你打算在這範疇繼續哪方面的研究?

我會繼續探討人類與科技互動行為的後果。從前比較簡單,我們只要看看新科技如何影響使用者的行為。現在一切涉及互動,就變得更複雜。科技是按照使用方式決定其發展方向,人工智能會一邊運作,一邊學習。機械人與人類同屬「有智慧」的媒介,兩者的互動將如何發展?終有一日能共生共存嗎? 我很有興趣研究未來人工智能機械人的行為模式。

李國安教授
資訊系統學系
講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