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前瞻

職場致勝之道

訪問:高賢思

李紀珠博士是台灣新光金控、新光人壽及元富證券副董事長。她曾於學術、政界及金融領域擔任管理層職務,且聽她暢談在不同行業既多元化又充滿挑戰的工作生涯。李博士是城大商學院國際諮詢委員會成員。

妳的事業是如何起步的?

我26歲取得博士學位後就到國立政治大學擔任經濟學教授。任教期間,我曾到哈佛大學及史丹福大學當訪問學者,亦曾到北京大學及清華大學任客座教授。



之後的下一步怎樣走?

擔任教職十年後,我獲邀擔任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的主任委員,之後成為立法委員。後來,我出任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的副主任委員,負責監督及管理金融業,包括銀行、證券及保險業,隨後接任臺灣銀行及臺灣金融控股公司董事長職務。接著我進入商界,加入新光金控集團擔任副董事長。所以,總的來說,我曾於學術界、政府部門、立法院、國有企業及私營金融企業工作,涉獵的領域相當廣泛。



當初妳是如何進入商界的?

我在臺灣金控及臺灣銀行董事長的任期完結時,正好有兩家金融公司邀請我加入,同時我亦獲邀到我曾任教的政治大學擔任副校長。那時我面對的是兩種不同的人生方向,必須作出抉擇。幾經思考後,我最終決定接受新光金控集團的邀請,迎接一個全新的挑戰。

當年,新光人壽面臨重大營運困難。一直以來,保險業均可協助投保人經歷年老、重大傷病及死亡等人生最脆弱的時刻,肩負重大社會責任。當時新光人壽擁有逾三百萬投保人,如果我的加入有助公司朝利好方向發展,那將是對社會的莫大貢獻,所以我決定接受這項挑戰。



跨行業的工作經驗有多寶貴?

經過在產業、政府,以及學術界的多年歷練,並擔任過民意代表,我深刻了解到不同領域在行事方面的優勢和限制。

所以,我認為擁有跨領域背景絕對有助我們以更全面的角度思考及判斷。



大學可因「旋轉門」機制受惠嗎?

絕對可以。學者在政府部門或企業任職後重返學界,可將學術知識結合實務經驗,因此很受器重,尤其在商業或社會科學領域,情況更是如此。展望未來,面對社會問題等各種複雜情況時,這種跨行業的交流將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在台灣,不同行業的合作有多密切?

對比香港,台灣各行各業的互動較為密切。大學教授亦常在政府部門任職,或在企業擔任獨立董事,情況相當普遍。校方亦鼓勵教授與商界進行產學合作,例如設立研究發展中心。



對於跨行業的職場發展,妳有甚麼意見可以分享一下?

遇到跨行業的發展機會,首先要對自己有信心,不要害怕跨出這一步。個人認為,在求學階段,最重要的就是培養清晰的邏輯思維、深入學習新事物的動機和能力,以及虛心的融入團隊文化。只要具備這些條件,應該就能掌握發展跨行業技能的基本。



假如妳今天重頭做起,第一步妳會怎樣走?

我仍會選擇投身教育。教學工作加強了我的邏輯思維訓練,提升獨立收集資料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無論將來加入哪個領域,懂得系統思考及獨立研判,都是工作成功的基本要素。



國際經驗有多重要?

我很樂於協助學生汲取國際經驗,例如海外留學,或者置身於老師來自不同國家的教學環境中,在校園建立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面對今日科技創新及自由貿易的環境,無論是就業還是創業,任何人才都必須放眼全球,而非只局限於單一國家。



在當今的數碼時代,大學有否做好準備,培養優秀的畢業生?

毫無疑問,在數碼新時代,學生應培養四項新的能力:第一,掌握及運用資訊的能力;第二,將資訊轉化為實用知識的能力,當中涉及清晰邏輯思維、運算知識及基本專業知識;第三,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和興趣,以跨領域學習為主; 第四,培養團隊精神,現今世代重視速度及複雜的跨領域工作,需要依靠團隊合作方可達成。



對於職涯發展,妳會給城大學生甚麼建議?

對於投身職場的首份工作,先別太在意薪酬和職位,最重要是儘快找到可發揮自身潛力及自己感興趣的工作,然後投入一份自然地就能發揮所長的工作。每個崗位都是為下一份工作累積經驗的機會,所以不要害怕嘗試。年輕時失敗的代價很低,可是學到的經驗對未來卻很寶貴。即使不喜歡目前的工作,也應認真投入,因為只要認真投入,總會有所收穫。

李紀珠博士
新光金控
副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