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特寫

綠色經濟轉型

歐洲復興開發銀行支持經濟轉型項目

訪問:高賢思

專訪歐洲復興開發銀行轉型影響及全球經濟部主任Alexander Plekhanov 博士及亞投行– 歐開行業務發展總監Richard Jones。

2019 年3 月,Alexander Plekhanov 博士與Richard Jones 到訪香港城市大學,以《歐洲復興開發銀行2018-19年轉型報告 —— 經濟正在轉型》為題發表演講。本刊藉此機會與兩位展開深入對話。

歐洲復興開發銀行

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BRD,簡稱「歐開行」)於1991 年成立,是一家致力多邊發展的投資銀行。歐開行以投資作為工具建立市場經濟,創立之初側重於前東歐集團國家,如今業務已擴展至支持東歐到中亞30多個國家的發展。歐開行總部設於倫敦,歸屬於歐盟兩大政府機構及包括中國和印度在內的68 個國家。雖然股東是國營部門,但該銀行普遍與商業夥伴合作,投資於私營企業。



可以簡單介紹歐開行的早期歷史嗎?

Richard: 歐開行成立得相對迅速,以迎接歐洲歷史上一個特殊時期的挑戰 ── 東歐共產主義國家的解體。時間上,這家銀行實際上是在蘇聯解體前成立的,而蘇聯正是當年的創始股東,因此,前蘇聯體制下的國家(其中包括中亞國家)後來都成為歐開行的股東和受惠國。歐開行是一個由法、德、英安排的歐洲主導機制,雖然當初是法國方面提出的主張,且首任行長也是法國人,但其總部設於倫敦,是一家擁有倫敦城市文化底蘊的商業銀行,並從一開始就定位為投資銀行。



蘇聯解體後,歐開行的轉型理念是甚麼?

Alex: 銀行成立時,適逢「華盛頓共識」的高峰時期。當時有一種信念認為,只要盡量擴大私營部門的參與、減少國家的參與,便可實現許多目標。在早期日子裏,大多數是支持私有制度和實行私有化,而大家認為的其他重要事項包括建立制度,例如市場運作背後的法律制度及技術轉移。在轉型初期,解除管制所帶來的工資上漲十分厲害,不平等現象加劇,市場相關的勞動技能供應非常短缺。擁有所需技能的人普遍獲得很高的工資增長。

那就是歐開行早期的理念。後來,人們逐漸認識到單憑私有制能達成的目標實在有限。一個國家的運作良好,有賴於功能性機構的支持,轉型的概念因此逐步建立起來。人們對環保及經濟快速發展所帶來的污染的認識與日俱增,開始明白到蘇聯舊有體制的工業生產模式其實並不環保,從前的中央計劃經濟模型,沒有體現任何環境因素的考量。多年來,人們還感到,如果改革帶來許多困難,並且令不平等狀況持續惡化,那麼社會就有可能產生強烈反彈,長遠而言非常不利於經濟發展和市場建設。因此,主張包容的觀點更受支持。

我認為,東歐經濟體大多受惠於外國直接投資和技術轉移,而有些經濟體卻能較其他經濟體更融入全球體系。因此,歐開行開始思考一體化。隨著1997 年的亞洲金融危機,1998 年俄羅斯及周邊國家的地區經濟危機,再到後來2008-2009 年間爆發的環球金融海嘯,人們意識到經濟體的復原力同樣極之重要。

2016 年,我們正式修訂了轉型願景,把所有這些要素納入其中。除了建設一個具競爭力且運作良好的私有制主導市場外,現在還強調管治、環保、包容性、經濟一體化和經濟復原力。這是歐開行項目現時的六大轉型支柱要素。

歐開行的投資足跡
資料來源:EBRD

經濟一體化的理念,對歐開行的工作有多重要?

Alex: 整體而論,我們推行的連串工作都包含一體化。我們審視了世界各地建立聯盟機構的經驗,我認為整體上,讓跨境貿易,以及技能和資本流動變得更容易都是好事。不過,如果這樣是以聯盟邊界更明顯為代價的話,那就有可能出現問題,所以要找到兩者之間的平衡點。

體制的輸出會帶來經濟一體化。例如在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中,美國是核心,他們試圖要墨西哥跟從美國的生產和遊戲規則。歐盟也有同類要求,加盟國必須簽署「共同體法律總匯」,承諾遵守1958 年累積至今歐盟共同體的法規及責任。加入歐盟的過程,主要是涉及到建立與歐盟核心國家類似的機構、法律框架、業務營運方式。同樣,東南亞的東盟則以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兩國為重心。隨著時間的推移,制度會逐漸融合,這是發展中經濟體在制度建設上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可是,這一趨勢在中亞地區正面臨真正考驗。這裏的國際機構是歐亞經濟聯盟,由亞美尼亞、白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和俄羅斯共同組成。這些國家本身的經濟和政治制度起步點較低,沒有任何一個核心國家擁有發達的經濟和政治體制,可以通過體制輸出建立起整個聯盟共用的機制。這一點我們曾在數年前的轉型報告中專文撰述。



歐開行評估新項目時,環境因素的考慮有多重要?

Richard: 我相信歐開行是首家在創始章程中納入環保要素的多邊投資銀行。我們在項目融資方面一直重視環境合規、避開風險與緩解問題。此外,環境融資也很重要,藉著提升能源效率,幫助企業和銀行發掘減少能源浪費所帶來的商業利益。這還涉及與有關政府機構進行政策對話,以確保收費能設定在適當的成本效益水平上,促成更多有利於減少能源浪費的商業激勵措施。過去15年或更長的時間裏,我們就不同行業的節能融資制定了一個非常穩健的計劃。最近,我們研究了綠色發電項目及資源效能,特別是有關用水問題,因為歐亞地區水源日見緊張。而下一個新的工作重點稱為「綠色經濟轉型」,我們非常關注與各地政府合作制定規管框架,允許對綠色能源進行投資,而我們正努力擴大融資規模。這方面中國當然也非常活躍。

中國為甚麼會在2016年加入歐開行?

Richard: 多年來各界一直熱烈討論市場經濟轉型這個概念,而我相信這對中國決策者而言是個有趣的課題。此外,中國在國際金融體系和組織所擔當的角色日顯重要,而歐開行是中國最新加入的主要多邊開發銀行。個人認為,從本行的角度來看,這等同肯定中國在歐開行營運的國家和地區地位舉足輕重,因此,中國加入歐開行是明智之舉。



歐開行與「一帶一路」倡議的區域存在顯著交疊。

Richard: 是的,儘管「一帶一路」不易理解和定義,但只要看看中國的對外投資,那麼肯定有一些地域的投資與我們的目標一致。一旦遇上這種情況,我們有興趣與投資者商談,看看彼此能否合作。



歐開行與「一帶一路」倡議的項目如何相互協調?

Richard: 以中國 ─ 白俄羅斯工業園項目為例,在好幾方面都能體現到協調。首先,我們只可為符合本行標準的項目提供資金,例如環境和社會合規標準。同時,還涉及到進行非常細緻的財務盡職調查,以評估風險,並建立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防止犧牲一方利益讓另一方得益。出於商業原因,該工業園區的生產必須符合與出口市場(主要是歐盟)相容的標準。



中國在國內建設工業園區擁有豐富經驗,這些項目複製到「一帶一路」倡議中有多大成效?

Alex: 有些工業園區非常成功,有些則一直存在問題,比如在沙地阿拉伯那個就是。我認為,這些都是關於工業園區的好例子,那些工業園區的發展之所以難以騰飛,是因為很難找到技能和材料來滿足生產需求。對於任何一個已經建成的項目來說,關鍵在於對這特定項目進行深入分析,研究如何融入經濟,且能與經濟哪些領域聯繫起來。

中白工業園

在我們銀行營運中,中國承包商總是可以自由投標爭取採購合同。在我看來,他們的中標率約為25%。這意味中國具備嚴謹的專業知識,以國際標準來看,中國極具競爭力。如果中國公司在某一領域極具競爭力,我們時刻歡迎他們參與競標過程。



你對「一帶一路」項目的環境效益有多樂觀?

Richard: 只要看看「一帶一路」倡議的領袖聲明,就知道這個倡議十分著重環保。不過,你還要仔細留意個別項目,才能真正了解「一帶一路」的方向。雖然「一帶一路」正在物色符合環保且能應對氣候變化的基建投資,並有意為綠色能源項目提供融資,可是也有一些燃煤發電項目的反例。所以我相信結論還有待分曉。



你認為歐開行與中國未來十年的工作關係發展如何?

Richard: 從整體制度上講,中國是一個非常小的股東,大約只佔0.1% 股權,所以我認為銀行的重心與管治始終取決於歐洲的態度和在於歐盟。與中國的工作關係,應該是與歐開行營運所在地的中國企業和中國的銀行有關。只要這種關係對我們具有意義,我們將繼續發展與這些公司和銀行的業務關係。同時,我們也會關注中國作為我們營運國家合作夥伴可能存在的風險。

2018 年歐開行的投資
資料來源:歐關行

如何制定可持續性更佳的「一帶一路」項目?

Richard: 我認為問題不在於中國金融機構本身。中國擁有非常優秀的銀行及各個行業的參與者,他們在許多情況下都能以優秀表現完成相關項目。可是我認為,如果首先在一個相對封閉的體制中以不透明方式達成的投資計劃,確實會遇到一些問題。如果這是一項政治協議,即金融家和承包商會將項目設計成一個對外部參與者不透明的內容,那麼就等同將國際社會(包括中國的國際社會)的專業知識排除在外。如果不能確保從一開始就制定標準、經濟盡職調查、環境與社會評估,以及項目的管理方式,那將成為後來麻煩的根源。

Alex: 我認為,我們還須從廣義上看待基建項目及其成敗。以希臘為例,該國是迄今主辦現代奧運會的最小經濟體。奧運主辦國中,希臘的國內生產總值比西班牙或韓國小五倍,是僅次於上述兩國的最小經濟體。因此,相對於經濟整體規模而言,希臘的奧運基礎設施顯得非常昂貴,設施於奧運會後的使用方式,如果只能轉化為文化遺產,顯然並不明智。舉辦奧運會是希臘國家財政問題的重大成因,這一點在2008-2009 年的金融危機後變得更為明顯。不過,如何明智地使用基礎設施,以及如何達至長期效益,其實是從一開始就存在的問題。我認為,關鍵是受惠國對基礎設施的類型、選址以及如何長期使用,一概需要非常明智的部署。

Alexander Plekhanov 博士
歐洲復興開發銀行
轉型影響及全球經濟部主任
Richard Jones
歐洲復興開發銀行
亞投行- 歐開行業務發展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