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e of Business
AACSB International EQUIS - European Quality Improvement System
Alumni Stories

成功之道 在於永不放棄

鄭家豪
城大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2015)

提到鄭家豪,大家都會想起他是一位前武術世界冠軍,或是成功轉投商界的退役運動員。但其實鄭家豪,也有你不知道的一面,他曾去北京讀現代文學碩士,也是我們EMBA的校友,可謂是「周身刀、張張利」。對生活充滿熱情,不吝嗇分享生活經驗,這就是鄭家豪。

將武德放諸生活

對於自幼習武的家豪,武術造就了他謙虛自省的性格。家豪從父親鄭鳳池身上,不單學會武藝,更學會「武德」。他引述:「大部分人都喜歡稱讚自己(豎起大拇指),但習武之人則習慣將拇指藏在兩拳之中。不用向別人炫耀自己有多強,保持謙虛的心做好自己,這為之武德。」這教誨深深印在家豪腦海中,即使曾奪三次世界冠軍,到現在成功轉投商界,他依舊謙卑。他認為成功是建基於努力和付出,「我並不是比人天資聰穎,只是比人願意咬緊牙關。」

永不放棄的精神

看起來陽光正面的家豪,也遇過不少挫折。他憶想:「14、5歲時,我經歷了第一個低潮。當時我要苦練難度甚高的『旋風跌撲』,練習時一個不留神就受傷了,足足卧床一個星期養傷。當時比賽臨近,在高度壓力之下,我心想,為什麼要那麼辛苦練習?也萌生想放棄比賽的念頭。一向囉嗦的爸爸只說了兩句:『你想比賽與否,爸爸尊重你。但既然練習已久,你自己想想值不值得放棄。』那個時候,我才明白努力不只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師父、為了爸爸。那一刻,我才真正學懂永不放棄。」最後,家豪依靠止痛藥堅持著,上場時把腰綑好防止受傷,最後也取得一金一銀的佳績。這次經歷,家豪明白到只要不放棄,還有機會衝破難關。他亦奉勸大家在不稱心的事上,不要輕言放棄,讓機會白白溜走。

心態改變命運

早前,家豪媽媽在家中發生意外,隨即轉入ICU留醫,情況並不樂觀。但她仍然努力堅持著,沒有放棄,最終由情況危殆轉為漸漸康復,並可以自由行動,醫生都說是萬中無一。家豪遺傳了母親的樂觀性格,擅長將生活中好的部分提煉出來,將負能量轉化成能量。曾是運動員的家豪,情緒商數亦特別高,他道:「運動員比一般人懂得控制情緒,我們常常會利用表象訓練調整心態。假設我明天在一千人面前演講,少不免會感到壓力。透過表象訓練,我會合上雙眼,率先想像當刻的心情,想像自己在台上說話的語調、肢體動作等,將整個過程在腦海預演一次,讓自己有心理準備,從而調適壓力。慢慢,你就會知道用什麼心態去應付。」天分、努力,加上良好的心理質素,就是家豪成功的關鍵。

文武雙全

除了武藝了得外,家豪亦深受爸爸影響,熱愛中國文學文化。2005年,家豪退役後,選擇到北京修讀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碩士學位,除了是受爸爸薰陶外,亦因為他看到武術與文學的互通性。傳統武術和新派武術的爭議,跟五四運動時提倡「我手寫我口」的情況相似。有人認為新派武術是花拳繡腿,但家豪則認為新事物有其存在價值。在文學的道路上,老師楊義是啟發他最深的人,「楊義老師對我說:『家豪,你在中國四大名著中留意到什麼?名著內的領袖,不一定是最「好打」的,但一定是最懂「人和」的。』這句話啟發了我,地位高的人如果要成功,一定要有親和力,以及願意親力親為。」家豪亦將《聖賢語錄》推介給大家,這套書陪伴了他二十年,至今仍放在他的辦公室。《聖賢語錄》收集了孔孟等聖賢的名言警句,每次家豪遇到解不開的難題,就會從閱讀中取得靈感。

累積經驗 推廣體育發展

2008年,家豪透過香港運動員就業及教育計劃加入合和實業,開展在商界的旅程。家豪雖然成功轉型,但心中仍有一份使命感,就是要推廣中國武術及運動。他明白在香港這個商業型社會,要推廣運動必須有商界的幫助,所以在2013年,他攻讀香港城市大學EMBA,進一步增值自己。他感謝EMBA幫他將「內功」變成「心法」,令他的理念想法,變成可以運用的知識。今後,他亦期望利用退役運動員的身份,點滴累積領袖魅力,推動體育文化,並將運動發展為產業。

「靜靜的、默默的」

問到有什麼寄語學弟學妹,家豪送給他們六個字:「靜靜的、默默的」。意思是遇到不如意的事情,要冷靜下來,不要下錯決定;靜下來後,就要默默努力,做好心理準備,想辦法去解決問題。家豪更提醒同學們要珍惜機會,「不要以為人生越來越多時間。在我的概念內,從我一出生沙漏已經開始倒轉計時,我每日都以倒數的心態去生活。」只要學會善用時間,才能獲得滿足感,活出有意義的人生。

(2017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