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

我的德國交流見聞

原文︰高慧妍

高慧姸是城大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學生,她參加了商學院的研究生文化交換計劃,並在 2016 年上學期於德國頂級工商管理碩士學院之一的奧托貝森管理研究院 (WHU – Otto Beisheim School of Management) 度過了半個學年。且聽她分享在德國交流時的一些體會。

選擇德國,是因為我學過德語,也非常欣賞德國文化。德國的教育體系與香港和英國大相逕庭,德國人投入工作,同時也重視生活質素。留學德國的這段時間,我逐漸了解到,德國的生活方式、體制以至對待細節的態度等等,與香港和國內可說截然不同。在香港有聽聞說歐洲人很散漫,但就德國而言,我對有此說法感到匪夷所思,相信這完全是出於誤解。

工作倫理

我認為,德國人對工作非常投入和專注,並且嚴格遵循規則和指引。我們都知道德國汽車的製造水準超著,當你在城裡坐火車或電車時都會注意到,儘管那列火車或電車看起來已是非常老舊,卻仍能開得飛快,每個按鈕、每個車門運作起來都精準到位。他們的維修保養標準也非常嚴格。在超市的收銀台排隊時,你看不到什麼花俏東西,但你會發現所使用的那部條碼掃描器異常準繩快速,一切都超具效率。

周日休假

星期天是家庭日,是用來放鬆身心和享受家庭生活的時間。周日和假日沒人工作,民居和旅遊區的商店都不會開門營業。德國人雖然對工作很投入,但同時也重視工作和生活保持平衡的高品質人生。我相信這一點與德國能成為歐洲最強的經濟體系有莫大關係。

意外獎勵

能在奧托貝森管理研究院學習是個難得的經歷。 2016 年秋季學期的 MBA 交換生,半數是中國人,包括兩位來自加拿大和美國與我同班的交換生。我們與全日制班一起上課,這個班裡也有 15% 是中國人!總體上,來自亞洲的學生有 30%。有中國同學告訴我,他們來德國學習的原因是當地教育體制很好,而且學費比美國便宜,即使是奧托貝森這類私立大學也不例外。我慶幸自己選了到德國當交換生,學習期間有大量機會與同班所有同學交流及分享各自經歷。這個學期過去之後,我發現自己的普通話也進步不少,可算是一個意外收獲!

體驗式學習

在奧托貝森上課非常有意思。我選修的「競爭與協作戰略工具」是一門實驗式課程,學習過程除了聽課之外,最重要的還是親身體驗。這部分以比賽形式進行,目標是要在「市場」中取勝。我們以軟件模擬真實公司運作,我們必須釐定各類公司營運參數,如決定不同階段的資金投入以及銷售、運營、人力資源、採購、投資、研發等預算,並且制定公司經營戰略。每個階段開始的時候,教授會向我們提供相關資訊及當時的市場形勢,以作參考。經過幾個階段之後,獲得最豐厚盈利及公司股票價格最高的小組謂之勝出比賽。我們小組雖然在比賽初段遭遇挫折,興幸最後獲得了第二名。這個課程讓我對公司參數的動態變化加深了理解。我發現,作為決策者,有些東西不是單從課堂就能學得到的。

遊歷歐洲

除了忙於進行各項專題研習和考試外,我也利用課餘時間跑到德國周邊國家如英國、匈牙利、斯洛維尼亞、奧地利和荷蘭等旅遊。這次交流學習,不但能與同學及當地人交朋友,也是一個認識當地文化、發展自我的好機會,委實令我獲益良多。